close

秋意涼爽,實則日夜溫差大,暗藏心肌梗塞危機。一位70歲林伯伯日前清晨起床如廁後,打算睡個回籠覺,沒想到一躺上床突然喘不過氣,所幸緊急送醫搶救手術後才撿回一命,經醫師詳細詢問發現,該病患原本就有三高問題,但自覺身體硬朗,僅持續運動卻自行停藥,家屬也坦承「只怪自己太鐵齒了」。

替患者診治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黃國書表示,林伯伯緊急被兒子驅車送醫急救時,其臉色發黑、一度量不到脈搏,幸好經持續CPR,總於恢復自主心跳,後續安排心導管手術才救回一命。

黃國書提到,手術結束後與詢問家屬患者的病史,發現原來林伯伯10年前也曾因半夜起床喝水,突覺心頭一緊而緊急送醫急救,並置放3支心臟支架,術後起初遵從醫囑乖乖吃藥,並安排每周2次至溪頭爬山,多年下來自覺身體硬朗,故僅繼助聽器推薦續維持運動習慣,卻不再吃藥控制,沒想到心肌梗塞問題竟然再度找上門,

隨著冬天的腳步逐漸接近,也準備進入心血管疾病好發的旺季。黃國書說,根據過去經驗,伴隨著季節交替,急診室的心肌梗塞患者人數也隨著增加,尤其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,秋冬氣溫偏低,交感神經作用旺盛,易使血管收縮,加上原本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,比常人更容易發生心肌梗塞、腦中風等意外,故冬天更應養成規律生活作息、戒菸、減重等,並規律服用控制三高的藥物。

輕度聽損會好嗎?需要配戴助聽器嗎?現代人耳朵噪音多,不知不覺「聽損」該怎麼辦一般人眼睛一但出現不適,一定馬上看醫生,就算是孩童假性近視,讓家長也會極度關心,一再叮囑孩童看電視、玩手機平板時間,相同情形放在聽力上,如果一位孩童總是整天戴耳機,一日日下來你覺得聽力還會好嗎?聽損,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,一般人對聽力受損缺乏概念,現在科技進步,耳機更是日新月異,幾乎人人一副耳機,儼然已經成為流行指標,但卻也很少聽到家長限制孩童的耳機時間,一般人其實對於聽力受損缺乏基本概念,就算發覺自己好像聽不清楚也不以為意,都會認為這情形只是暫時的,要不然就是耳垢太多,等到時間一久,聽力一直沒好轉,才會急忙諮詢醫師,這也就是為什麼,台灣65歲以上的高齡者,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有聽損,這些重聽長輩都已需配戴老人助聽器來維持日常生活,其實聽力與視力一樣重要,但我們卻總是忽視了聽覺,以致於有聽力退化的問題,總是被忽略的輕度聽損輕度聽損會好嗎?輕度聽損通常是指聽力損失的範圍在 25~40分貝,造成輕度聽力損失的原因還有待釐清。如果輕度聽損是因為結構問題,像是耳垢阻塞、耳膜破損等等,則為傳導性聽力損失。傳導性聽力損失有些可藉由藥物治療或手術來改善,像是耳膜破損,是可以進行耳膜修補手術,有機會可以恢復聽力,但並不保證一定會成功恢復到正常聽覺!但是,如果是因為感音神經性的聽力損失,是無法開刀解決的,只能配戴助聽器來維持住聽力,以避免聽力愈來愈差,甚至影響優耳(沒有聽力損失的耳朵)。事實上,傳導性以及感音神經性的聽力損失,都可以藉由配戴助聽器來穩定聽力狀況,即使聽損,仍能維持住聽力。至於如何選配助聽器呢?聽損者可至助聽器門市,聽從聽力師或選配師的建議來選配適合助聽器。

至於急性心肌梗塞的臨床症狀為「胸部有壓迫感、持續性的胸痛且延伸至左側手臂、背部或頸部,遽痛持續時間約15到30分鐘或更久,甚至會出現冒冷汗、噁心與嘔吐」等症狀,嚴重時還會出現呼吸困難、昏迷、心律不整、血壓下降甚至休克,,一旦錯過黃金急救時間,往往有很高的致死率。

黃國書強調,因此有心血管疾病及三高的族群,務必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,才能控制血壓並預防血栓形成,而喜歡冬令進助聽器補的三高病人,也應採低鹽、低熱量、低膽固醇飲食,且勿暴飲暴食,萬一不幸出現胸悶、胸痛、喘不過氣、冒冷汗等症狀,應立即撥打119搭乘救護車就醫為佳。

黃國書提醒,因救護車的救命裝備齊全,且有專業的救護人員隨伺在側,若自行開車或由家人駕車前往醫院,過程中恐因急救方式錯誤,或氧氣消耗過量而發生意外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odrign5qt81 的頭像
    rodrign5qt81

    rodrign5qt81的部落格

    rodrign5qt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